back to top

Tag: 美國

Browse our exclusive articles!

重塑世界格局,中國本事在哪裡?

百餘年來,美國是唯一取得、運用世界最頂尖人才,藉由給人才提供機遇而締造自身成功的國家。 中國、印度的人口再多,也只能從十三、四億人中,挖掘、選拔、培育可用人才,但卻也出現越頂尖越外流,尤其到美國一展長才的現象。除實現個人的成就,最終繁榮了美國,光耀了美國。

AI 浪潮,考驗藍白領生存

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快速湧來,帶來效率與便利的同時,對美國勞工的衝擊,可能像二十年前的「全球化美國產業人員外移」般影響巨大。尤其美國資本家,因應中國製造業崛起,大量美國工廠轉移到中國生產,勞工失去工作,也難找到同等收入的新崗位,底層勞東者、中產白領失去工作,形成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如今如果 AI 紅利再度集中在資本端,而被淘汰的群體得不到支援,貧富差距與政治對立將進一步惡化,甚至動搖美國民主基石。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先進經濟體中,有六成職位將受 AI 影響,其中一半可能被替代或降薪。與以往的技術革新不同,這次受威脅的不再只是藍領,而是大批白領職位。例如:預算分析、技術寫作、初階金融或法律工作。 美國民調機構及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被裁員的機率,是高中畢業者的兩倍以上。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的執行長警告,未來數年內,半數初階白領工作可能被 AI 淘汰,失業率或將飆升至兩成。 然而,專家與大眾對此感受卻天差地別。大部分專家相信 AI 能帶來個人好處,但有四成以上的美國民眾認為...

全球科研賽場,美國輸贏的關鍵

專欄作家,《黑暗文藝復興》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格林巴拉特,9月11日投書紐約時報,以「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為題,公開向美國喊話,警示川普正在毀滅美國的科學大國地位,而中國必會起而代之。

關稅風波,印巴怎麼應對?台灣又面臨什麼?

2025 年 8 月,川普政府宣佈,對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全球南方的主要經濟體,加征 50% 關稅。白宮一方面想迫使印度斷絕與俄羅斯的聯繫;另一方面,則是川普公然要求巴西法院撤銷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指控。把關稅政策當成政治脅迫的工具,其目的是通過製造經濟壓力,來干預他國內政與外交政策。

中國大陸不可信?美國就可信?

在臺灣,只要提到兩岸簽署軍事安全機制、和平協議,反對者即大聲回擊,說「中共不可信」、「都是統戰陰謀」。言下之意,中共不可信,緊抱美國,一面倒向美國就安全,美國就可信?!

不作不死:美制裁俄,加速美元霸權的衰落

美國以俄烏戰爭為由,啟動俗稱金融核彈的SWIFT封殺俄羅斯,使其在全球無法以美元為交易工具。再扣押俄羅斯存放於美國及西 方銀行的外匯存底、資金及資產。 有一陣子,連號稱中立的瑞士,也見獵心喜跳下來制裁俄國,後來發現,不利於其數百年來建立的獨立金融避險地位而退出。 看在諸多與美貿易的國家,辛苦地以產品、資源取順差, 如中東的王爺們、世界工廠的中國、巴西、南非、阿根廷等資源、糧食輸出國的眼裡, 今天美國以懲罰俄羅斯為名,感到唇亡齒寒,必然想到美元交易的風險正在加大,以及將資金存放在美歐銀行,藉機被扣押沒收的風險高。恐懼是一回事,現實無法改變是另一回事。沒想到,俄羅斯宣布要買能源、天然氣,只收盧布,不要美元;金融核彈威力一下降了一大截。接著,世界工廠的中國與俄羅斯的交易,跳過美元,以盧布、人民幣戶為交易貨幣。其他國家有樣學樣,原來不用美元也能交易。因而衍生出很多跳過美元的國際貿易。以華為為例,諸多發展中或未發達國家,為了國家發展,需要3G、4G,甚至5G電信建設,奈何手頭缺美元、缺外匯。但他們有農產品、礦產等資源,於是國際貿易,奇妙地再次回到以貨易貨的交易模式──即華為有能力,為這些「有貨無匯」的國家,雙方建立「以貨易貨」的交易。華為幫這些國家做電信建設,這些國家以資源、產品給華為,華為被動的成為大貿易商,將資源、產品轉賣給國內外廠家,或自營銷售。如:華為在大陸開啟了食品、牛肉等電商生意。各取所需,就是不必用美元。當年美國在尼克森政府時代,放棄美元與黃金掛勾的布雷敦森林體系之後,透過美元綁定石油交易,穩住了美元的地位。而美國也承諾,絕對維護沙烏地阿拉伯的安全,作為交換條件。但俄烏戰爭後,美國的金融霸權作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損傷了美元的國際信譽,金磚各國意圖擺脫美元的依賴,再加上中國出面促成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和解,當初美元綁定石油的交換條件,今天對沙烏地來說,沒有迫切的危機。因此2024年6月9日,美沙安全協議到期日,在美國不斷地穿梭、施壓、遊說下,沙烏地仍未與美國續約,也引發美元與石油買賣可能脫鉤脫勾的想像。美元的地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元霸權的存在,綁定石油是一種大因素。但美元之外,歐元撐不起江山,何況大多數國家的美元存底,大多來自與美國的貿易順差所得,即美國貿易逆差愈大,相對貿易國手上的美元就愈多,都面臨必須將美元用出去,才能發揮貨幣的價值。所以美元地位之建立,有他主客觀的條件。但是,美國自己把美元玩殘了!除了有一個它全力要打壓卻壓不下的中國,正在崛起之外,還有不斷增加,高達34兆美元的負債。過去,美國負債發鈔、通貨膨脹再拉高利息、全球美元回籠。那些辛苦賺美國錢的國家,好不容機積累的財富又被吸回去。這一套玩法,無往不利。這次美國算是踢到鐵板了!連連升息,就是不敢降息,被迫升息的歐盟及金磚大國,卻一反常態地降息。理論上,其他國家降息,美元將回流的更快更厲害。但其他國家這次為何不怕了?因為中國手上美元更多!中國將美元借給大量美元被逼外流的國家,讓它們保有自有資產及外匯,可購買商品。它們為阻卻美元外流,不必跟著升息傷經濟,財政也能維持平穩。向中國借的美元到期時,中國接受它們以人民幣償還。人民幣悄悄地抽梁換柱,暗渡陳倉地正在取代美元中。沙烏地阿拉伯要開展巨幅的國家建設,以逐漸擺脫,僅依賴石油貿易的國家營運。中國以人民幣向沙烏地買油,沙國以人民幣支付中國投入沙國的基礎建設、國家營運。雙方又跳過了美元。這些故事,正在發展中。美元的霸權還能撐多久?就看美國願不願意回頭走正道,否則,之後就沒有否則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mVmYldUBaU

世界大戰就是這樣發生

日前在義大利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領袖峰會G7,在美國的主導下,七國同意由扣押在七國的俄羅斯資金3000億美元中,衍生的利息以10年計,估計可提500億美元貸款給烏克蘭,用於俄烏戰爭抗俄之用。 而美國與烏克蘭則訂立為期10年的雙邊安全協議,確保未來不管白宮主人是誰,美國軍援烏克蘭的承諾可以持續。這類似於當年含俄國在內的八國聯軍,公然掠奪中國資產一般,於124年後歷史重演,七國公然搶奪俄國。 只不過,今天的俄國,不是當年滿清統治的孱弱中國,可供列強宰割。 俄烏戰爭爆發,西方七大國憑什麼可以逕自扣押俄羅斯在這七國內的資產(含投資、外匯存底、房產等)?不用說,霸權就是真理,美國帶頭幹,六國跟著搶,反正有美國頂著。500億美元,對烏克蘭來說,看似一大筆援助,但這只是貸款,不是無償支援。3000億美元每年生息,利上加利,預估10年有500億,所以與烏克蘭訂立10年安全協議。大家想一下:1. 烏克蘭拿到這500億,先別高興,扣除烏國國內貪官汙吏瓜分國難財之後,戰時武器供應不能斷。污後剩下的金額,先回流到美國軍工產業,少部分到其他六國。其次再向七國購買因戰爭而需求的非武器物資。在戰爭中,這筆錢不可能用於戰中或建後建設上。G7扣押俄國資產及本金,各為挺烏,但不用自己出錢,以衍生的利息貸款給烏克蘭,為戰爭購買軍火、物資再回流到這七國。烏克蘭未來還得償還,七國一點都不吃虧,唯一的冤大頭是國家被打爛的烏克蘭。冤大頭烏克蘭得知G7的決定後,澤倫斯基立即公開向G7表示感謝。國家被犧牲,還幫人數鈔票,再回頭說感謝。不是蠢,就是壞!真是作孽啊!2. 10年安全協議,就意味著俄烏戰爭還要再打10年,否則哪有500億美元的貸款?烏克蘭還能再打10年嗎?或是應該問,10年後還有烏克蘭這個國家嗎?俄烏戰爭開打後,無論西方媒體怎樣吹捧烏國,唱衰俄國,現實就是,烏克蘭在戰火中苟延殘喘,俄羅斯在G7制裁下,GDP依然成長,甚至超過大部分G7國家。天下還有比烏克蘭更蠢的國家嗎?還真是應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老話。3. 如果俄烏戰爭在10年內停火,烏克蘭依規定必須償還貸款,G7各大資本,尤其美國公司,早已將烏克蘭尚有生產力與潛力的產業、資源,或收刮,或抵押,留給烏國的恐所剩無幾。而俄羅斯一定會向G7要回那3000億美元被扣押的資產。G7給,則後續已無利息收入,只能再刮烏克蘭一層皮;不給,則俄國與G7之間,必然有一番殘酷的鬥爭。結果如何,實難預測,但已為世界大戰埋下伏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E79LDZfxMU

內戰再現?美國民主體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國民主體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小布希與高爾之戰到川普執政期間的種種衝突,民主選舉已演變成內戰,甚至爆發國會衝突。隨著川普的判決,民主內戰的火苗再度熄滅。但未來的發展仍是未知,內戰的陰影可能繼續籠罩美國。 #內戰 #美國

美麗國,世界領袖或幫派老大?

川普的MAGA與拜登的領導風格已變成了美國的困境。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讓美國與盟友關係緊張,拜登上任後雖想改變,但效果不佳。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缺乏解決問題和激發盟友信心的能力,反像幫派頭目。在俄烏戰爭和以巴問題上,美國表現不好,無法應對全球挑戰。面對中國和其他新興大國的崛起,美國需調整策略,否則會失去全球領導地位。

Popular

AI 浪潮,考驗藍白領生存

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快速湧來,帶來效率與便利的同時,對美國勞工的衝擊,可能像二十年前的「全球化美國產業人員外移」般影響巨大。尤其美國資本家,因應中國製造業崛起,大量美國工廠轉移到中國生產,勞工失去工作,也難找到同等收入的新崗位,底層勞東者、中產白領失去工作,形成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如今如果 AI 紅利再度集中在資本端,而被淘汰的群體得不到支援,貧富差距與政治對立將進一步惡化,甚至動搖美國民主基石。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先進經濟體中,有六成職位將受 AI 影響,其中一半可能被替代或降薪。與以往的技術革新不同,這次受威脅的不再只是藍領,而是大批白領職位。例如:預算分析、技術寫作、初階金融或法律工作。 美國民調機構及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被裁員的機率,是高中畢業者的兩倍以上。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的執行長警告,未來數年內,半數初階白領工作可能被 AI 淘汰,失業率或將飆升至兩成。 然而,專家與大眾對此感受卻天差地別。大部分專家相信 AI 能帶來個人好處,但有四成以上的美國民眾認為...

全球科研賽場,美國輸贏的關鍵

專欄作家,《黑暗文藝復興》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格林巴拉特,9月11日投書紐約時報,以「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為題,公開向美國喊話,警示川普正在毀滅美國的科學大國地位,而中國必會起而代之。

關稅風波,印巴怎麼應對?台灣又面臨什麼?

2025 年 8 月,川普政府宣佈,對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全球南方的主要經濟體,加征 50% 關稅。白宮一方面想迫使印度斷絕與俄羅斯的聯繫;另一方面,則是川普公然要求巴西法院撤銷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指控。把關稅政策當成政治脅迫的工具,其目的是通過製造經濟壓力,來干預他國內政與外交政策。

昔陸自毀文化,今台自毀根脈

當年大陸發動以紅衛兵為主力的破四舊運動,掀起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與文明發展造成極大衝擊。後期的批孔揚秦,更將「打倒孔家店」作為行動口號,試圖將民族發展的困境歸因於傳統文化,尋找象徵性的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