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Tag: 中國

Browse our exclusive articles!

重塑世界格局,中國本事在哪裡?

百餘年來,美國是唯一取得、運用世界最頂尖人才,藉由給人才提供機遇而締造自身成功的國家。 中國、印度的人口再多,也只能從十三、四億人中,挖掘、選拔、培育可用人才,但卻也出現越頂尖越外流,尤其到美國一展長才的現象。除實現個人的成就,最終繁榮了美國,光耀了美國。

AI 浪潮,考驗藍白領生存

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快速湧來,帶來效率與便利的同時,對美國勞工的衝擊,可能像二十年前的「全球化美國產業人員外移」般影響巨大。尤其美國資本家,因應中國製造業崛起,大量美國工廠轉移到中國生產,勞工失去工作,也難找到同等收入的新崗位,底層勞東者、中產白領失去工作,形成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如今如果 AI 紅利再度集中在資本端,而被淘汰的群體得不到支援,貧富差距與政治對立將進一步惡化,甚至動搖美國民主基石。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先進經濟體中,有六成職位將受 AI 影響,其中一半可能被替代或降薪。與以往的技術革新不同,這次受威脅的不再只是藍領,而是大批白領職位。例如:預算分析、技術寫作、初階金融或法律工作。 美國民調機構及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被裁員的機率,是高中畢業者的兩倍以上。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的執行長警告,未來數年內,半數初階白領工作可能被 AI 淘汰,失業率或將飆升至兩成。 然而,專家與大眾對此感受卻天差地別。大部分專家相信 AI 能帶來個人好處,但有四成以上的美國民眾認為...

全球科研賽場,美國輸贏的關鍵

專欄作家,《黑暗文藝復興》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格林巴拉特,9月11日投書紐約時報,以「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為題,公開向美國喊話,警示川普正在毀滅美國的科學大國地位,而中國必會起而代之。

關稅風波,印巴怎麼應對?台灣又面臨什麼?

2025 年 8 月,川普政府宣佈,對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全球南方的主要經濟體,加征 50% 關稅。白宮一方面想迫使印度斷絕與俄羅斯的聯繫;另一方面,則是川普公然要求巴西法院撤銷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指控。把關稅政策當成政治脅迫的工具,其目的是通過製造經濟壓力,來干預他國內政與外交政策。

響徹黃土高原的悠揚「秦」聲 -下集

秦腔與陝西戲曲演繹傳奇陝西省戲曲發達,戲曲種類繁多,並且各類戲曲皆獨具特色,廣受大眾喜愛。其中最著名的是秦腔,自西周後期,陝西一帶就被稱為「秦」,秦腔發源於該地,因此而得名。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生動的表演風格聞名,古樸而粗獷,細膩而深刻,情深而動人,富有誇張性,整體風格獨特而有層次,能恰到好處地表達出戲劇人物的複雜情緒。而其他劇種,如:碗碗腔、眉戶戲、同州梆子、線腔……等,則呈現出陝西地方戲曲的多樣性。

中美博弈,誰熬得過誰?

美國曾打垮蘇聯和日本,現正與中國展開激烈博弈。美國國債高漲,財政壓力巨大;中國財政健全,擁有強大資源。中美兩國未來的勝負或已見分曉。

依美國的規則,玩美國的遊戲,結果美國叫你滾

美國常說「中國正在解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基於甚麼規則?基於美國自二戰後,獨霸全球的實力制定的規則,順我昌,逆我亡。規則美國訂,如何運作要改要廢,美國說了算。 美國設置障礙,阻撓比亞迪在內的中國各廠牌新能源車進入美國市場。美國、中國都是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對美國開放市場,奉行自由貿易主義的美國,卻不准中國車進美國。 美國為有利於自身市場利益,與加拿大、墨西哥訂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協定範圍中,三國之間貨品零關稅、無障礙的自由流通。 雖然川普以不利美國撕毀協議,重新與加、墨兩國分別訂立新貿易協定,只是更有利於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因此,美國以車廠為主的製造業,為降低成本,大量遷移至墨西哥生產。也因此,被美國封殺的中國汽車,就依美國制定的規則,將全產業鏈整體遷移至墨西哥生產,依美墨自由貿易協定,出口美國銷售。即中國基於「美國的規則」所建構的「美、墨自由貿易秩序」生產的汽車,才能輸往美國。目前約有 20 家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銷售汽車,但還沒有一家在墨西哥建廠,中國汽車約占墨西哥汽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依美國的規則,玩美國的遊戲,結果美國卻說不行。美國總統拜登說,來自中國的有互聯網的汽車和卡車,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帶來風險。美國商務部立刻啟動了安全威脅調查,未來將對中國生產的汽車制定新的法規或限制,以阻止中國品牌車種進入美國。所以今年2月下旬,據路透社報導,墨西哥官員稱,在美國的壓力下,將與中國汽車製造商保持距離。而且美國要墨西哥聯邦政府針對中國品牌車企,提供「特殊待遇」:不得提供中國汽車製造商任何減稅、低價土地等獎勵措施;不得協助中國車企品牌取得該國的銀行融資;不得協助聘僱當地勞工,不會給予車廠補貼。最好不要與中國車企接洽談判。一堆不得,就是不准比亞迪等中國車廠在墨西哥生產。即使比亞迪已發公開聲明,在墨西哥的比亞迪車廠只在墨西哥銷售,不會將產品運往美國,這樣美國也不接受。因為美國害怕,墨西哥人把車從墨國開往美國後,車留美銷售,人回墨西哥,怎麼辦?你還相信美國一再宣示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Rbeiqif4

中國是威脅是崩潰?是老虎是病貓?搞的我好亂啊…

若中國發展結果必然會崩壞,中國豈能威脅誰?若中國具有且只有威脅的實力,那中國豈會崩潰?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是矛盾對立的,但矛盾的是:西方卻同時充斥著威脅與矛盾。 筆者常有兩個有趣的念頭。 一是中國政府,應該把主張必然崩潰論者,有組織地安排前往美國國會、歐美議會、英國國會,參加聽證會,積極進行對歐美遊說,讓這些國家,不要擔心。因為遊說團深信中國必然崩潰。中國崩潰論遊說團必然讓西方了解,既然中國會崩潰,不用怕。就算中國取得某部分的成功,更不用擔心中國威脅,反正中國一定會崩潰。 另一是,把一天到晚認為中國這個不行了,那個也不行,說得一文不值,不堪一擊的海內外唱衰中國者,如台灣的1450,媒體名嘴,大陸公知,大紀元、新唐人、輪子支持者等,把他們集結起來,與主張中國有實力,實行威脅論者在一起,共同討論中國到底行或不行,一定很有趣。 因為前者認為中國不堪一擊、必然崩潰;後者認為中國實力大增,可怕的現在或未來潛在的威脅者。威脅論者,應不相信中國會崩潰,反之崩潰論者,應認為中國沒有威脅吧!但事實上支持崩潰或威脅的雙方,是合流的。他們一個主張中國必崩潰,一面相信中國會威脅,好玩的矛盾共同體。 崩潰論者,應該最難忍受中國威脅論,會崩潰的中國有能力威脅美日、歐洲等強國的安全。照理說崩潰論者最不能忍受,中國實力會大增的推論才對。所以崩潰論者應強力反駁威脅論者,但他們是矛盾對立共同體。 中國有實力威脅,就不容易崩潰 中國一定會崩潰,即是不必擔心他的威脅。但是!他們兩派既不會否定對方的觀點,也不會大打出手,反而是匯流成一股否定中國發展成就的力量。有時還一人扮兩角,一下崩潰,一下威脅,他們不發瘋,我們都看萌了。 他們混成一體,也有一點道理,因為崩潰論者,要以威脅論者的主張,來突顯全球必然會壓制中國的發展,結果中國當然也是崩潰,完美! 又,威脅論者,要以崩潰論的主張,來突顯中國崩潰之前,可能(或必然)會出現不理性的國家行為,就是對全球、地緣政治、民主世界最大的威脅,完美! 兩派相衝突對立的主張、立場,都會有其共同的結論,他們在一起,不但不會打架,還能互相取暖,看中國垮。但很不幸!中國不會垮,至少從當前的實力和發展趨勢來看,中國要垮真不容易! https://youtu.be/DjzkCwcobaM

美國衰落與中國崛起,真相還是幻象?

達利歐,世界最大避險資金金水基金創辦人兼共同主席。 曾為時代週刊評為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2021年出版。 改變中的世界秩序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對中美之間的發展提出令人深省的問題: 他以競爭力、經濟產出、教育、軍事、金融中心、創新科技、貿易、儲備貨幣地位等8個為決定國力的因素。他認為: 一. 貿易、經濟產出、創新與科技,中美旗鼓相當。 二. 軍事、教育實力,中國強大且快速上升中,直逼美國。 三. 金融上,中國是新興強國,但在儲備貨幣與金融中心仍落後於美國。 他又提出: 中國人平均所得為美國人的1/40;但卻借錢給美國,是美國全球第二債權國,因為中國人重儲蓄,美國人過度消費。 一般債務人應謙虛面對債權人,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債務人,對全球債權人頤指氣使、囂張 跋扈,吹噓人權高高在上,借人錢、被借錢的卻被要求謙卑服從,世界即有這種顛倒是非的歪理,所以美國被稱霸權,名至實歸。 美中關係,理應可互利互贏,卻被美操縱為競爭激烈博弈中,中國正以實力,在南海主權,台灣問題反制美國的圍堵;以一帶一路戰略,大量投資開發中國家,拉起上合會(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亞洲開發銀行、金磚擴等。 人均生產增加25倍,貧窮人口從96%降至1%,甚至為0;更重要的是教育補及,STEM(科技專業人士)是美國的8倍。 美國正在走下坡。中國正在崛起。 達利歐提供了一個國家實力評分: 他以三大項 一. 大週期,包含①經濟 ②金融地位 ③債務負擔 ④預期成長 ⑤內部秩序 ⑥貧富/機會價值差距 ⑦內部衝突 ⑧外部秩序 二. 八項主要實力指標,①市場/金融中心 ②創新與科技 ③教育 ④軍事實力 ⑤儲備貨幣地位  ⑥經濟產出 ⑦貿易...

Popular

AI 浪潮,考驗藍白領生存

人工智慧的浪潮正快速湧來,帶來效率與便利的同時,對美國勞工的衝擊,可能像二十年前的「全球化美國產業人員外移」般影響巨大。尤其美國資本家,因應中國製造業崛起,大量美國工廠轉移到中國生產,勞工失去工作,也難找到同等收入的新崗位,底層勞東者、中產白領失去工作,形成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如今如果 AI 紅利再度集中在資本端,而被淘汰的群體得不到支援,貧富差距與政治對立將進一步惡化,甚至動搖美國民主基石。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先進經濟體中,有六成職位將受 AI 影響,其中一半可能被替代或降薪。與以往的技術革新不同,這次受威脅的不再只是藍領,而是大批白領職位。例如:預算分析、技術寫作、初階金融或法律工作。 美國民調機構及智庫「皮尤研究中心」指出,受過大學教育的工作者,被裁員的機率,是高中畢業者的兩倍以上。位於美國舊金山的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的執行長警告,未來數年內,半數初階白領工作可能被 AI 淘汰,失業率或將飆升至兩成。 然而,專家與大眾對此感受卻天差地別。大部分專家相信 AI 能帶來個人好處,但有四成以上的美國民眾認為...

全球科研賽場,美國輸贏的關鍵

專欄作家,《黑暗文藝復興》一書的作者史蒂芬‧格林巴拉特,9月11日投書紐約時報,以「我們正在目睹一個科學超級大國的自我毀滅」為題,公開向美國喊話,警示川普正在毀滅美國的科學大國地位,而中國必會起而代之。

關稅風波,印巴怎麼應對?台灣又面臨什麼?

2025 年 8 月,川普政府宣佈,對印度和巴西這兩個全球南方的主要經濟體,加征 50% 關稅。白宮一方面想迫使印度斷絕與俄羅斯的聯繫;另一方面,則是川普公然要求巴西法院撤銷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指控。把關稅政策當成政治脅迫的工具,其目的是通過製造經濟壓力,來干預他國內政與外交政策。

昔陸自毀文化,今台自毀根脈

當年大陸發動以紅衛兵為主力的破四舊運動,掀起文化大革命,對中華文化與文明發展造成極大衝擊。後期的批孔揚秦,更將「打倒孔家店」作為行動口號,試圖將民族發展的困境歸因於傳統文化,尋找象徵性的代罪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