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美洲豹

    總統掀棋盤,怎麼辦?

    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在是喬治城大學教授的喬治・艾克羅夫,8 月 4 號在《紐約時報》上寫了篇文章,題目就叫《當美國總統表現得像個五歲小孩,我們該怎麼辦?》,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裡話。​

    21%成年人是文盲?!揭開教育強國的假象

    稱霸幾百年的美利堅共合國,全球的強權、世界的中心,有高達21%的成年人是文盲你相信嗎?這個比例十分顛覆人們心中對此擁有豐富資源國家的預期,但這個數據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教育監測報告》,內容顯示2018年中國的文盲率為3%,而美國則高達21%。

    美國正在台灣復刻引發烏克蘭戰爭的規劃

    從2012到2022年俄烏戰爭前,美國除透果顏色革命培值遠額親美的政權之外,有計劃的武裝烏克蘭,以達美國原烏鴉鵝拉解俄歐聯盟的可能,計畫歸整如下推動以加州國民兵名義協助訓練烏軍並不斷進行演訓,至少有10年之久。

    護國神山的長途搬遷:一場沒花美國半毛錢的產業離鄉記

    那一天,白宮的講台上,川皇站在中央,語氣自信;一旁是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臉上看不出情緒。他們聯手宣布:台積電將赴西方強國投資1650億美元,大約5兆2800億新台幣,這數字一丟出來,全場一陣靜默。

    東風壓倒西風的時代來臨

    在全球政治經濟版圖的深刻變革中,一個東風壓倒西風的新時代,似乎正在徐徐展開。長期以來,美國作為全球超級大國,西在軍事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的優勢無人能及。然而,自2015年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大國,對美國的霸主地位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當年美國在北約對抗華沙在東亞以第一島鏈封鎖紅色中國市相比,如今的美國在面對中國時已顯得力不從心。

    當白雪公主不再「白」?迪士尼的「覺醒」選角策略

    當你準備再次觀賞那個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但是,等等,當帷幕緩緩拉開,迎接你的卻是一位有著深黃小麥膚色的公主?

    菁英領導V.S.金權政治,這才是中美兩國最大的差異?!

    曾任新加坡駐聯合國代表、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的新加坡學者馬凱碩,同時也是國際關係及中國問題專家。他應香港邀請,以《中國能否在競爭中超過美國?─探討這兩個大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相對實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馬凱碩從中美兩國政治體制的根本差異切入,本文為其演講的部分視頻內容整理。

    台積電赴美,心甘情願,利台?被迫赴美,害台?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川普在白宮,聯合公布台積電將要到美國投資1650億美元(約5兆2800億新臺幣),比2025年全臺總預算3兆1325億元,還多出2兆1475億元。 臺灣數十年來。辛辛苦苦透過國際貿易,累積外匯存底5780億美金,臺積電一次被美逼走投資,就耗掉超過四分之一的外匯存底。在美生產、在美銷售,股票在美上市,一切利潤都留美國,這就是美國正在掏空臺灣。

    《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下集

    美國當前的困局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霸權,不斷追求自己利益的極大化、權力極大化和安全的極大化,如此必然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權力和安全。這種狀況不僅是危險的,而且是不可能長久的。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說:「人類因彼此需要而存在,要讓自己與他人在相同的立足點上。」賽局理論大師納許(John Nash)也說「最好的配置」(pareto optionality)是追求雙贏,而非零和。美國資訊發達,人才濟濟,難道不明瞭這個道理嗎?

    《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中集

    美國是世界上最幸運、最富裕、最強大和最安全的國家,但也是最好戰、最殘暴、最霸道和最虛偽的國家。從二十世紀初走上帝國主義之後,它認為它有義務和責任去教化其他的國家,去干涉它認為不符合它期望的國家,去反對和打壓和它理念不合、制度不同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它建立了新的國際秩序,不容其他國家挑戰,否則就會被它制裁或打擊。美國所謂的「現狀」(status quo)就是符合美國利益的結構和狀況,不允許其他國家挑戰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