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21%成年人是文盲?!揭開教育強國的假象

稱霸幾百年的美利堅共合國,全球的強權、世界的中心,有高達21%的成年人是文盲你相信嗎?這個比例十分顛覆人們心中對此擁有豐富資源國家的預期,但這個數據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教育監測報告》,內容顯示2018年中國的文盲率為3%,而美國則高達21%。

這項研究報告並不是個案,美國教育部和國家掃盲研究所(National Literacy Institute)在2013年的一項調查中指出,約14%的美國成年人無法正常閱讀,19%的高中畢業生不識字,21%的人閱讀能力低於小學五年級水平。這項調查結果也出現在2015年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中。

2019年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報告也指出,美國中高級識字率只有79%,其餘21%美國成年人被歸類為低水平讀寫能力或功能性文盲。《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等權威刊物也對此有所報導。從這些機構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讓人不得不相信美國有文盲問題,而且嚴峻程度超過想像。

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文盲不單單是大字不識半個,關鍵在於「無法通過文字獲取訊息」。美國實行了百年的12年義務教育制度,除非是有智能障礙或是其他因素造成學習的困難,正常情況下這麼長時間的學習,卻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看報紙、書籍、甚至商品廣告等途徑獲取訊息,完全沒有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美國的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曾經作為世界工廠的美國,在1950年代為滿足大量高素質勞動力需求,全面推行義務教育,當時的文盲人口控制在10%以下。然而二戰後美國轉為依賴科技優勢,對精英人才的需求日漸凸顯。英美等國家相信,世界的科技進步主要依賴於少數天才的貢獻,因此教育資源應優先投注於這些人身上,對平庸者則不需過多投資。這種理論看起來好像有道理,但卻忽視了教育普級對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性。

另外,美國長期實行所謂「快樂教育」(Happy Education)政策。在美式12年義務教育體制下,學生基本上不會受到閱讀和學習的強制要求,老師也不會嚴格督導,只需要「快樂」就好。教育資源極度的不平均,加上放任的教育模式,最終導致文盲的比率從1950年代不到10%一路攀升至如今的21%。

功能性文盲除了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對國家的民主政治運作也是一大警訊。在民主制度下,每一位成年公民不分貧富、識字與否,都擁有神聖的一票。然而,若閱讀和書寫能力匱乏,難以全面理解複雜的政策訴求,容易被誤導性言論所迷惑,勢必加劇「與社會脫節」的困境,進而影響選舉結果。

閱讀不僅是獲取信息的重要管道,更是人類文明世代相傳的基礎。文盲因訊息來源的嚴重限制,只能依賴被動且片面的資訊,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缺乏思辨能力更易受花俏言論蠱惑,如同蝴蝶效應般引發一連串反應,影響國家政策走向。因此,提升全民的閱讀理解力,培養獨立思考的關鍵能力,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之計。

https://youtu.be/IqzpBNsX5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