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你準備再次觀賞那個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但是,等等,當帷幕緩緩拉開,迎接你的卻是一位有著深黃小麥膚色的公主?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場景在迪士尼《白雪公主》真人版電影發生!最近迪士尼在選角方面大大地不按牌理出牌,他們開始刻意挑選「非白人演員」飾演傳統上由白人演員出演的主要角色。比如白雪公主,迪士尼選擇由拉丁裔女演員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擔綱主演,拉丁裔的她擁有健康小麥色肌膚,與白雪公主的角色形象大相逕庭。
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在當今美國社會,「覺醒文化」(Woke Culture)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社會上出現呼籲種族平等、強調多元文化的聲浪。這顯示出美國社會對於種族、性別、身分等議題的更深層關注。而好萊塢作為文化潮流的引領者,自然也在這股潮流中紛紛跟進。迪士尼,身為好萊塢的重要一員,現在也似乎決定要讓整個童話王國多元化起來。
這樣的做法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有人認為,這種「過度的政治正確」,實際上限制了創作的自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種新的種族歧視。如果說以前常見的狀況是「只用白人」,那現在似乎變成了「不用白人」。這種情況讓人不禁想問:這真的是進步,還是只是換了一種方式的倒退?
譬如,以《白雪公主》這個知名故事為例,原著中對白雪公主的描述是「皮膚純白如雪」,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膚色偏深的拉丁裔演員是否有違原著的描述?這樣的選角,究竟是否有尊重原著的精神?還是僅僅為了迎合政治正確?
那麼,為什麼不創造一個黑人公主的故事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畢竟,在作品中加入黑人演員,跟堅持用黑人飾演白人角色,難道不是兩碼子事嗎?這種做法在表面上看似提倡多元和包容,但實際上可能忽略了真正的文化多樣性和尊重。在推動多元化的同時,是否應該更注重原創性,而不是將既有角色的種族進行改變呢?也許迪士尼應該考慮多創造幾個黑人、黃種人、印地安人公主,她們可以有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試圖推翻白人公主的故事。
傳言說,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對這種覺醒文化的扭曲表示不滿,甚至打算收購迪士尼,來改革這種狀況。事實上,不是只有馬斯克有這樣的想法,和馬斯克抱持相同觀點的人士認為,追求多元和包容不應該是以犧牲故事原著和創作自由為代價,所謂物極必反,「過度的政治正確」可能導致矯枉過正,讓種族問題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或許,覺醒文化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發展至今,覺醒文化是否真的做到了多元、包容呢?在追求多元化的同時,是否忽略了尊重個體差異和創作自由的重要性?在努力不讓任何人感到被排斥的同時,是否反而創造了新的排斥?一個真正多元、包容的社會,應該是一個每個人都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被尊重和接納的社會,這樣的社會才能讓每個人在多彩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和聲音。所以,覺醒文化究竟是讓人們真的「醒」了,還是在某種程度上「醉」了?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