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世界王道的干城

孫中山曾期待日本做亞洲王道的干城,不要做西方霸道的鷹犬。結果,日本在脫亞入歐的精神,加盟西方列強後,為西方霸道鷹犬,吞朝鮮戰中國,侵南洋。戰敗後臣服於美國,現在又成為美國在亞洲的鷹犬。一付美國在亞洲的代言人,執行者自居。

東盟共有6.2億人口,有回教、大小乘佛教、基督教,不同的宗教之外。還有數不清的民族。但自1979年,45年來沒有戰爭。東盟走出恐懼中國的強大陰影,如今都是中國一帶一路的參與者,與中國建立前所未有的緊密關係,中國在東盟具有協助發展,不干涉內政,如寮國,一條中寮鐵路的興建繁榮了寮國,一條印尼雅萬高鐵帶動沿線的發展。東盟是種族、宗教最複雜的地區,卻也是世界上最安定成長的地區,因為有一個以中華王道精神,全心全力發展自己,幫助鄰國的中國。

中東,看起來應比東盟團結和諧,因為除了以色列之外,幾乎所有國家都是穆斯林。但中東是一個懷碧有罪的地區,因為它是全球石油、天然氣的主要產區,他是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節點,西方列強無不要在此地分化瓜分,強佔劃勢力範圍,因此再加上以色列插足其間,列強分而治之成為必然的戰略。

都是穆斯林,卻分希尼派、什葉派,還要分基本教義派、世襲派,又要分阿拉伯人、突厥人(土耳其)、波斯人(伊朗)還有少數民族,如庫德族。列強打中東,中東各國也打來打去,分裂的中東有利列強的分化與掌控。二戰後中東戰火未停。

東方大國中國堀起了,歐亞大陸塊的東方文明大國日漸強大,有能力助人,也有話語權,但中國不同於西方列強以分而治之,取得掌握中東的地位,而是「和為貴」的中國文明精神,協助分裂的中東,成為如東盟一般,是團結和平的中東。

2023年3月6日~10日,在北京,由中國牽頭完成了希尼派,阿拉伯人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什葉派,波斯人的伊朗和解,帶來中東和平的曙光。

2024年7月23日,在北京,聚集巴勒斯坦14個分裂分立,惡鬥17年的各派,簽署北京宣言,團結一致完成建國目標。其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包含哈瑪斯在內的各派,接受以法塔赫為代表的巴勒斯坦下團結以建國。」

中東為何賞中國的面子?因為他們相信中國的誠心與能力,更相信中國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大國,與中國往來得和諧、和平、團結的結果。

列強所到之處,是分列與戰爭,中國伸手之時,是團結與和諧。中國正在發揮著「世界王道干城」的角色。地處亞洲的中、日、韓三國,都有儒家文化的共同基因。中、日、韓結盟,互利互補,不但可成亞洲和平王道的干城,更可一起成為世界王道的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