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清晨的曙光初現於北京天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沿著北京地鐵湧向北方中關村,宛如潤澤大地的甘泉般,為這片渴求發展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機和活力,這是北京中關村每天都在發生的場景。
位於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科學城,被譽為「中國的矽谷」,是中國大陸知名的高科技產業開發核心地區之一。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級高科技園區,這裡成為科技創業者和創新型企業的理想之地,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企業和新創公司,儼然是企業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場所。
中關村也是眾多國際知名科技企業的發源地,許多業界翹楚在這片沃土中孕育成長,如:百度、騰訊、小米、字節跳動……等。這些企業的成功,無形中也彰顯出中關村身為創新和創業搖籃的強大吸引力。在 2024 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說:「我是一個老中關村人,在這裡創業了 32 年,小米當然也是土生土長的中關村企業。」雷軍認為,中關村人有一種創新和拼搏的「中關村精神」,因為中關村聚集了全中國最優秀的人才,在此處要脫穎而出,就要付出更多努力,高手過招,使中關村誕生了一代一代的優秀企業。
中關村的成功,離不開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該地區鄰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著名學府,為創業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供應。中關村還擁有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為代表的二百多所研究中心,以及一百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些科教機構為中關村提供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創新思想的動力,進一步推動了中關村的科技發展。
為了推動科技創新,激勵大眾創業,中國政府在中關村實施了諸多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涵蓋資金支持、稅收優惠、創業輔導、人才激勵等方面,為科技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保障。政策、資源、人才的整合,使得中關村從一片田地、一條電子街,蛻變為產城融合的中關村科學城。如今,此處不但是中國大陸科技創新的重要樞紐,也吸引了大量的國外投資和合作機會,中關村已成為大陸獨角獸企業的孵化地。
2010 年,小編的老師有機會訪問中關村,老師說:當時接待的官員,一見來自台灣的朋友,他很興奮,很羨慕也很感激的態度表示,中關村當時就是以新竹科學園區為藍本,不斷派員前去訪問、學習,帶回一套又一套的規章制度,再摸索出適合大陸政經體制發展的模式,才有今天中關村的雛形。這一點,我們是感謝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協助與扶持。14 年後,2024 年的今天,新竹科學園區仍是台灣科技界的重要園地,但是,學習新竹科學園區的中關村已開展出更宏大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