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說,美國《外交事務》期刊,是很多學界人士,或曾擠身官僚體系,又想重返者的「龍門」。因此,很多「鯉魚」在此跳耀著。
川普連任未成,讓多名官員離開白宮,暫時屈身於學界或智庫。眼看2024的機會,不少尾「鯉魚」正在躍躍欲試。
共和黨籍、川普任內的副國安顧問博明,偕同另一位共和黨籍眾議員,也是中國特別委員會前主席蓋拉格,於四月份在《外交事務》期刊聯名發表「沒有什麼能取代勝利」一文,直批拜登對華政策,只有手段,沒有目標。
他們倆人呼籲,應順從川普任內已定未完成的政策,就是將中共與中國分開,分別對中共政權及中國人民採不同立場和方法。據聞這是前國務卿龐佩奧,接納其華裔顧問,余茂春的建議。其實,這種看法一點也不新鮮。在台灣,兩蔣時期就是這樣說,也試著這樣做,但沒有成效。因為中共的治理績效,已讓中國大陸成為一個或許有諸多缺失,甚至很多人不滿意,但能接受。絕不願看它被推翻,成為混亂且不可知的中國。不只中共政權要安定,人民、社會也想安定,不受折騰,試圖分化中共政權與人民的戰略,難有成功的機會。
但在爭取獲川普關愛眼神的博明、蓋拉格,才不管大陸人民、社會的真實想法。他們投川普及共和黨激進派所好,主張中美鬥爭,以民主自由為口號,以顏色革命或扶持流亡政府為手段,推翻習政權或共黨政權為目標,才能一勞永逸。
在美國之外,也跑來台灣推銷「美國是以推翻中共政權為目標」。因此,必會全力支援台灣,協防台灣。所以台灣絕不能對中國妥協。這番說詞,大受民進黨歡迎,奉為上賓。
別忘了,博明等這些人,僅想以此做為川普再次當選後,重返權力核心的跳板。至於有了權位之後,面對現實的環境,還有多少可實踐的能量?何況,以他的分量,就算重返川普團隊,有多少可以左右川普的本事?想要躍龍門的鯉魚,只求被關注。把台灣的命運交給這些人,太天真了吧?!
博明等人之所以如此熱心關注台灣,表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論點。曾任亞太助理國務卿,現任的副國務卿坎貝爾,及現任助理國防部長(負責亞太地區),在川普執政期間的2018年,他們兩人也曾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北京如何違背美國的期望」一文,批評川普政府在中美軍事外交實力對比、對中國社會中產階層崛起的認識、中美經濟的相互開放程度,及中國肩負的國際責任等四大方面,完全錯估中國,主張應再重估中國,重訂兩國博弈策略。拜登上台後,兩人重返白宮,尤其是坎貝爾獲得重用。他們鯉魚躍龍門式的成功,大大鼓勵了博明、蓋拉格,這兩尾鯉魚,也想一登龍門的重回政壇。
當然,民主黨與共和黨都以抗中為政策,也互相競賽誰對中國更強硬,但對要達成的目標,兩黨是有差異的。至少坎貝爾就公開批評,2020年之前,川普團隊意圖推翻中共政權,是不智之舉,所以引來博明等四月份的投書反駁。
共和黨激進派,十分懷念雷根在冷戰期間,誘惑戈巴契夫,成功瓦解蘇聯的經驗,認為歷史可由川普再重演一次。
不論民主、共和,不論激進、保守,不論冒進、建制,都是美國面對中國崛起的焦慮與反應,更是想躍龍門的鯉魚們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但台灣的命運,絕不能隨這些鯉魚跳舞。您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