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老人與海港:一場和龍門吊的搏鬥

歐巴馬總統在一個以港口為平台的場合,暢言再造美國製造業雄風,他的背後掛著一幅美國星條旗,正當歐巴馬意氣風發地演講時,一陣風吹下美國國旗,露出「振華重工」4 個大漢字。

印度要自製航空母艦,堅稱絕不買中國振華重工起重機,剛好英國造完航空母艦,要賣二手起重機,印度捨中國振華重工,買英國二手起重機,結果回印安裝一看:原來還是中國振華重工產品。

湛藍大海上,遠眺世界各大貨櫃船停泊的港口,你會看到一座座高達近 10 公尺的龍門吊佇立於岸邊。令人驚訝的是,大多數上面都印著 4 個漢字「振華重工」的商標,鮮明的大字,活脫是不用花錢的「廣告看板」。而在這些龍門吊背後,有著一個老人雄心萬丈的故事。

管彤賢,一位原本可以退休,頤養天年的老人,在 59 歲時決定成立振華重工(原名上海振華港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實現他讓海港重型機械在全球稱霸的夢想。

1992 年振華成立,馬上面臨大環境的挑戰。當時的港口設備皆是國外進口,連中國的國內市場對國產設備亦缺乏信心。管彤賢坦言,直到 2000 年之前,振華的產品主要是仿效國外技術。但他要求把每個零件裝配得像工藝品般精緻,讓客戶無可挑剔。

後來振華能夠迅速在國際市場上發展,多虧了當年美國的一次「考驗」。美國邁阿密港訂購了振華的設備,一般而言,港口起重機設備通常會先將零件分批運送到目的地國家,然後在當地進行組裝。但美國不允許振華在當地港口組裝,而是要求整機組裝完成後才能運送至美國。組裝並不困難,這件事真正的困難點在於:如何運輸組裝好的設備到美國?

這麼龐大的貨櫃起重機,當年只有荷蘭的 Dockwise 公司有合適的運輸船,運費高達 150 萬美元,且無法保證按時到貨,但送到就得馬上付款,否則需支付按小時計算的罰款。管彤賢不願受制於人,下定決心自己改裝運輸船,這一舉動令荷蘭公司大為震驚,以侵權為由,一狀將振華告上法院。對此,管彤賢堅決回應道:「全世界轎車都四個輪子、一個方向盤,憑什麼我造就侵權?」最終,振華打贏了官司,也如期交付美國邁阿密港的設備。

振華重工能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有 3 個秘密:「技術密集」、「資金密集」、「勞動力密集」。雖然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韓國擁有技術和資金優勢,但人力資源卻不及中國豐富;東南亞、非洲雖然人力充沛,卻缺乏技術和基礎設施,唯有中國具備這 3 方面的綜合優勢。

尤其在人力資源方面,管彤賢特別看重,他認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制定了一套賞罰分明的管理機制。管彤賢的制度主要有 3 個:其一,在工廠附近為員工蓋房,讓他們把心留在振華;其二,建立專業學校培訓焊接技術和外語能力,學成且通過考試的員工,即可獲得加薪;其三,實行嚴格的規章制度,員工只要賭博,立即開除。若一次嚴重違反安全規定,就罰款 500 元人民幣。這些制度不但增加了員工的積極性,也使所有工人在施工時都保持高度警覺,不敢掉以輕心,確保工地安全。

如今,振華的龍門吊在全球 76 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上運行著,並完成一系列國際重大修建項目,包括:美國的舊金山大橋,歐洲各國的鋼橋,以及中國的港珠澳大橋,可謂所向披靡。老人與海港的故事,在與龍門吊的搏鬥中,夢想成為現實:「世界上只要是有集裝箱裝卸的港口,就得有振華的起重機。」振華重工這一路走來,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故事,更是一個企業家在老年大膽追夢,為自己、為世界留下人生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