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化商業環境下,TikTok、Temu、Shein 這三個大陸品牌在以英文為主的世界裡,在數位經濟發展中崛起,即便面對貿易戰與科技戰,仍然成為歐美熱門的電商平台。它們透過創新的數位行銷策略和對消費者需求的掌握,突破語言、文化、認知的障礙,成功吸引了全球用戶,是一件值得了解研究的個案。
TikTok 以短影音為核心,不僅是年輕一代的娛樂選擇,也進軍電商,利用龐大用戶基礎開發新銷售渠道。Temu,憑藉性價比高的商品,在美國迅速佔據市場。Shein 以高效供應鏈迅速響應時尚趨勢,快速擴大市場份額,展現中國大陸企業的創新與競爭力。
起初為短影音分享平台的 TikTok,由於母公司字節跳動看到轉型為電商的潛力,積極拓展至歐美,特別是進入世界最大零售市場之一——美國。TikTok 利用用戶基礎和內容創造商業機會,成為新型電商平台,縮短了從發現到購買的過程。
而拼多多海外版 Temu 透過串連大陸製造商和海外消費者,以低價策略迅速成為美國市場的新星,吸引了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商品多樣性和價格優勢讓 Temu 迅速穩固其在美國市場的地位。
立足中國大陸、稱霸美國的電商平台 Shein 則透過社群平台和與網紅合作,提高品牌能見度,快速捕捉時尚趨勢,影響全球快時尚產業。其數位轉型策略不僅在亞洲成功,也在全球時尚零售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從用戶在使用這些平台的行為觀察,現代人的消費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在 Z 世代中,他們不僅透過 TikTok、Temu、Shein 等平台消費,甚至還能在短影音中學習新知識和技能。
這些平台除了開創購物的新途徑,也創造了全新的互動方式;在休閒娛樂方面提供的多樣化選擇,反映它們在影響消費者行為和建立社群連結的能力,對傳統零售的品牌忠誠度造成挑戰。
再打入美國市場的同時,還需面對美國政府的嚴格審查。TikTok、Temu、Shein 採取相應策略,試圖減少對其業務的影響。尤其 TikTok 的成功,已由經濟營銷問題,成為政治問題,即使特別加強了數據保護措施,並積極與美國官方溝通,仍面臨來自政治的干涉,成為成功卻是懷璧有罪,失敗自己吃虧的困境。TikTok 現在還在混戰中。
而 Temu 和 Shein 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尤其是在產品安全和知識產權方面,表面上是受到美國政府的關注。事實上是亞馬遜等電商以安全產權為藉口,以政治法律扼殺發展的機會。為此,他們除了加強了對供應鏈的監管,以確保產品符合美國的法規,也增加了在美國市場的品牌建設和公關投入,努力塑造更積極的企業形象,只有在壯大,大到美國難下手才是正道。
面對中美貿易戰,這些品牌展現了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透過數位轉型擴大全球市場影響力。它們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在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也增強了大陸在全球市場上的軟實力。
未來,這些品牌在擴大市場的同時,將面臨新挑戰。不僅需要平衡商業目標與社會責任,也必須隨時應對美中關係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與政治環境的變化,以鞏固市場地位,它們的發展將持續受到全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