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布洛哈村,其名在彝語中意味著「人跡罕至的地方」。這個坐落於四川深山,三面環山、一面臨崖的村落,長久以來因缺乏通外道路而與世隔絕。村裡有兩條路,一條需要翻山,另一條需要過河,村民通常只有在急需醫治大病時才冒險離村。然而,在 2020 年 6 月 30 日,這個僅有 31 戶人家的小村莊,透過一條新建的硬化路,正式告別「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村落」這個標籤。
以前,村民需要沿著陡峭山路攀爬近四個小時才能到達對外最近的主要道路,這種地形造成的交通困境,對於需要急救的病人,還需要集合全村的人抬七八個小時下山,往往因長途顛簸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即將臨盆的孕婦來有時甚至在半路就迫不得已迎接新生命。此外,村民若需將農產品銷售至城鎮,也必須背著重擔跋涉數小時。
社區面臨的挑戰曾引起外界的關注,有網友建議使用修路的資金來進行全村的易地搬遷,村民還能分到剩餘的錢。不過,村支書吉列子日認為,雖然搬遷一開始看既簡單又合理,並且讓村民獲得搬遷的經濟利益,但這種改變,卻也讓深根於此地的村民,無法返元地種植獲利,既難適應新環境,又可能會失去生存技能,錢一旦花完,怎麼辦?因此,政府才決定發巨資,打通通村公路,成本很高很高,但對村民的未來和後代是能持續發展,才是真正脫貧的長遠投資。
2019 年,通村公路項目正式被核准,但一直到破土動工那天,村民們才真的相信要動工了。修建時,一台直升機出現在阿布洛哈村上空,用了 8 天時間成功將挖土機、裝載機運送到了村里。很多村民還沒看過汽車,就看到了這台全球運力最大的直升機「米-26」
,有了大型機械設備,工程進度突飛猛進,讓阿布洛哈村感受到了不惜一切代價,帶全村奔小康的力量。
道路開通了,現在孩子們可以直接在村口搭乘校車,輕鬆安全地前往學校;村裡如果有人生病,救護車可以直達村口,快速送往鄰近的醫院。而村民也開始種植芒果、臍橙等水果,並將自家產的農產品運送到市場,不僅提高了收入,也增加農產品的種類和質量。此外,村民在道路通暢後,買了小汽車,做為到鎮上購物,還能將自家種植的新鮮蔬果快速銷往市場的代步車。村民「阿達當各」開設了小賣部,便利了村民的生活。
如今,阿布洛哈村正在規劃鄉村旅遊産業。除了核桃、臍橙、蜂蜜、中草藥等多種農產品,憑藉著金沙江大峽谷等天然生態資源,當地計畫開發登山攀岩、戶外探險、民俗體驗等旅遊產品,也正在興建民宿酒店、星空營地等鄉村旅遊項目,讓阿布洛哈村成為旅遊新景點。
阿布洛哈村透過「彝家新寨」和「農村危房改造」等項目資金,讓每個家庭,無論貧富,都獲得了安全而現代化的住所。村民的房子從土胚房、茅草房到安全的輕鋼結構樓房,每戶樓房不僅配置如沖水廁所、電視和洗衣機等現代設施,還設置了美化環境的小庭院。這些我們看似再平常不過的事,對於阿布洛哈村的村民卻大幅度地促進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便利性。
從一個深山中的「懸崖村」轉變為「幸福村」,阿布洛哈村的變化不只是交通與外界連結,更涵蓋了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從經濟角度來看,開闢偏遠山區鄉村的道路怎算都不合算,成功讓僅30戶住在懸崖頂上的彝族,可以在原來生有的土地上,既保原生的文明,又能享有現代社會經濟的福利,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