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以俄烏戰爭為由,啟動俗稱金融核彈的SWIFT封殺俄羅斯,使其在全球無法以美元為交易工具。再扣押俄羅斯存放於美國及西 方銀行的外匯存底、資金及資產。 有一陣子,連號稱中立的瑞士,也見獵心喜跳下來制裁俄國,後來發現,不利於其數百年來建立的獨立金融避險地位而退出。
看在諸多與美貿易的國家,辛苦地以產品、資源取順差, 如中東的王爺們、世界工廠的中國、巴西、南非、阿根廷等資源、糧食輸出國的眼裡, 今天美國以懲罰俄羅斯為名,感到唇亡齒寒,必然想到美元交易的風險正在加大,以及將資金存放在美歐銀行,藉機被扣押沒收的風險高。恐懼是一回事,現實無法改變是另一回事。
沒想到,俄羅斯宣布要買能源、天然氣,只收盧布,不要美元;金融核彈威力一下降了一大截。接著,世界工廠的中國與俄羅斯的交易,跳過美元,以盧布、人民幣戶為交易貨幣。其他國家有樣學樣,原來不用美元也能交易。因而衍生出很多跳過美元的國際貿易。
以華為為例,諸多發展中或未發達國家,為了國家發展,需要3G、4G,甚至5G電信建設,奈何手頭缺美元、缺外匯。但他們有農產品、礦產等資源,於是國際貿易,奇妙地再次回到以貨易貨的交易模式──即華為有能力,為這些「有貨無匯」的國家,雙方建立「以貨易貨」的交易。
華為幫這些國家做電信建設,這些國家以資源、產品給華為,華為被動的成為大貿易商,將資源、產品轉賣給國內外廠家,或自營銷售。如:華為在大陸開啟了食品、牛肉等電商生意。各取所需,就是不必用美元。
當年美國在尼克森政府時代,放棄美元與黃金掛勾的布雷敦森林體系之後,透過美元綁定石油交易,穩住了美元的地位。而美國也承諾,絕對維護沙烏地阿拉伯的安全,作為交換條件。
但俄烏戰爭後,美國的金融霸權作為,一而再、再而三地損傷了美元的國際信譽,金磚各國意圖擺脫美元的依賴,再加上中國出面促成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和解,當初美元綁定石油的交換條件,今天對沙烏地來說,沒有迫切的危機。因此2024年6月9日,美沙安全協議到期日,在美國不斷地穿梭、施壓、遊說下,沙烏地仍未與美國續約,也引發美元與石油買賣可能脫鉤脫勾的想像。
美元的地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元霸權的存在,綁定石油是一種大因素。但美元之外,歐元撐不起江山,何況大多數國家的美元存底,大多來自與美國的貿易順差所得,即美國貿易逆差愈大,相對貿易國手上的美元就愈多,都面臨必須將美元用出去,才能發揮貨幣的價值。
所以美元地位之建立,有他主客觀的條件。但是,美國自己把美元玩殘了!
除了有一個它全力要打壓卻壓不下的中國,正在崛起之外,還有不斷增加,高達34兆美元的負債。過去,美國負債發鈔、通貨膨脹再拉高利息、全球美元回籠。那些辛苦賺美國錢的國家,好不容機積累的財富又被吸回去。這一套玩法,無往不利。這次美國算是踢到鐵板了!
連連升息,就是不敢降息,被迫升息的歐盟及金磚大國,卻一反常態地降息。理論上,其他國家降息,美元將回流的更快更厲害。但其他國家這次為何不怕了?
因為中國手上美元更多!中國將美元借給大量美元被逼外流的國家,讓它們保有自有資產及外匯,可購買商品。它們為阻卻美元外流,不必跟著升息傷經濟,財政也能維持平穩。向中國借的美元到期時,中國接受它們以人民幣償還。人民幣悄悄地抽梁換柱,暗渡陳倉地正在取代美元中。
沙烏地阿拉伯要開展巨幅的國家建設,以逐漸擺脫,僅依賴石油貿易的國家營運。中國以人民幣向沙烏地買油,沙國以人民幣支付中國投入沙國的基礎建設、國家營運。雙方又跳過了美元。這些故事,正在發展中。美元的霸權還能撐多久?就看美國願不願意回頭走正道,否則,之後就沒有否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