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美國 ㄅㄧㄤˋㄅㄧㄤˋ 停得了嗎?(下集)

美國《憲法》明文規定,保障公民享有正當防衛的權利。早在1791年,美國開國初期,源於英軍持槍「欺門踏戶」,為了限制強勢的專制政府,防止政府權力膨脹侵犯公民權力,而賦予公民反抗的武器。美國《憲法》第2修正案,明定「紀律良好的民兵隊伍,對於一個自由國家的安全實屬必要; 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予以侵犯」,當時還有「槍權天授」的說法。 《憲法》第2修正案,成為美國擁槍派最堅實的立論根基。
2010年,「麥克唐納訴芝加哥市案」中,一名76歲的退休工程師麥克唐納,住在犯罪率極高的社區,他合法擁有霰彈槍,因過於笨重不好使用,所以他想再買一把手槍,用於個人防衛,但芝加哥政府拒絕手槍登記,使他無法合法擁有手槍。麥克唐納為此起訴芝加哥市政府違憲。最高法院以5票比4票推翻了巡迴法院的判決,宣布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保障「人民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適用於州、地方政府及聯邦政府」。也就是說,即使各級政府立法或判決,也不能剝奪人民擁有槍枝的權力。
但美國已經建國兩百年了,法律、地方治安、國防、社會制度均已完備,人民早就無需自備槍枝保衛家園,抵抗外力入侵。但美國社會因為自身制度的問題,早已深陷入貧窮、槍枝、毒品三大難題,再加上族裔矛盾,導致槍枝暴力-治安敗壞-個人擁槍自衛的死循環。

美國槍械氾濫,不僅僅是社會治理問題,或許也是追求極端個人自由的遺留問題。美國知名教育學家亨利吉魯在他的文章《大規模槍擊與美國暴力文化》中分析,美國槍支問題,關聯著一定程度的政治腐敗,是超級富豪和軍工財團掌控權力、與美國社會個人主義價值觀泛濫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鼓吹擁槍權的團體和軍工企業,以鉅額資金組成遊說團,向國會議員遊說放鬆槍枝管制。同時,它們也是候選人的金主。利用大財團控制的美國媒體,不斷向公眾灌輸「個人自由等於不受約束的擁槍自由」的觀念。
2015年,川普競選活動起跑後,以挑動社會矛盾作為吸票大法,在他競選期間,發生查爾斯頓教堂槍擊案,白人盧福在黑人聚集的教堂開槍掃射,造成九名黑人死亡,他的社群主頁展示邦聯戰旗,被認爲是「白人至上主義」。
2018年,佛羅里達校園槍擊案後,川普推特上表示,「沒有槍的學校」是罪犯的「磁鐵」。他並提議讓至少20%的教職員帶槍到學校上課。
自拜登上台之後,「限槍派」稍占上風,有兩件關於槍枝管制的決策:
第一件是2022年6月,拜登宣布槍枝管制新規的最終版本,針對沒有序號或私人組裝的「幽靈槍」(ghost gun)嚴加管制。如果有業者「販售沒有序號的槍枝」,以及「槍枝售出前,未盡到背景審查的責任」,將被視為非法行為。民主黨人自豪地表示,新法規將拯救許多無辜的生命。
第二件是美國最高法院關於持槍的新判決。紐約州一項有110年歷史的「隱蔽攜槍」規定,大法官們認為,不能單憑空泛的一句自衛而獲得隱蔽持槍的權利。人們必須證明自己有特殊的自衛需要,例如:在治安特別差的地區工作等等。
不過,這些限槍的舉措,規定再多、再嚴,也未能讓槍枝暴力降低。統計美國前後兩任政府期間,超過四人死亡的重大槍擊案:川普任內有7案,累計死亡人數200人,受傷人數620人以上;拜登任內至今有9案,累計死亡人數114人,受傷人數154人以上。
上面提到的兩件限槍的決策,雖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總算是朝進步方向前進。不過,隨著2024美國大選年的到來,前美國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今年的美國全國步槍協會(簡稱NRA)的「總統論壇」開幕式上發出豪語:如果11月他再度當選美國總統,「永遠不會有人能動你們的槍枝」。
NRA及其成員,多是共和黨金主。在過去20年間,他們提供的政治獻金高達2.03億美元(約59億新台幣)。他們大多反對槍枝控管,也反對針對購槍者進行身家調查。在多起校園槍擊案之後,NRA僅表示同意「購槍背景審查」,應該禁止精神疾病患者與罪犯取得槍枝。不過,〈跨黨派購槍背景審查法案〉雖在2019、2021年兩度通過眾議院表決,之後就一直卡在聯邦參議院裡。2022年, 規模盛大的NRA年度大會及槍械產品展覽會,不但在德州如期舉行,且地點就在美國史上第三慘重的校園槍擊事件,德州尤瓦爾迪小學槍擊案的附近。
民主國家的總統,通常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肩負保衛國家、保護人民的責任與義務。一個要選美國總統的人,無法解決國內槍枝氾濫造成的百姓身家性命損傷,也提不出多少改善槍枝氾濫的實際政見。選舉金主的利益,在人權、法律、傳統文化的大旗保障下,與政客公然相互利用,選上是唯一的王道。人民福祉?人民的身家性命安全?選上再說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屆復一屆,誰也沒有辦法用民主的手段,解決這項令人民恐懼的槍枝氾濫問題。這樣的民主能不改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