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陸某所學校,某位導師發現一名學生特別瘦弱。 他好奇地查閱了該生的用餐卡,結果令他驚訝:每餐消費只有人民幣 6~8 元(約台幣 26~25 元)。 該位老師再進一步去調閱全國學生的用餐數據,發現這位學生每餐點選的都是價格便宜但缺乏營養的食物,難怪身材看起來又瘦又小。於是,他將這情況報告給學校。學校決定將餐費補助打入這位學生的飯卡中。 當這位學生再次用飯卡時,驚喜地發現卡內的額度提高了。導師隨後偷偷地給他們暗示,說:「放心多吃些,有了好身體,學業和未來的路都會走得更好!」

事實上,這不只發生在這所學校。包括武漢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在內的許多大陸學府都有專門的扶貧經費。透過大數據分析,這些學校能夠精確地識別出可能的貧困學生,例如那些一個月在食堂用餐超過 60 次但每次消費都少於 8 元(約台幣 26 元)的學生。然後,學校會悄悄地為這些學生提供餐食補助。這不只是一筆金錢的資助,更是一種暖心的關懷,既溫暖地保護了學生地尊嚴,又實質幫助了有需求的貧困生。
